三牛周观察(2023年5月15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上周复盘


当下A股可谓风云变幻,今年以来持续升温的“中特估”在上周初彻底引爆市场:周一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先后涨停,引领银行股“大象起舞”;周二“牛市旗手”券商股吹响号角,光大证券盘中一度涨停;算上劳动节前涨停的保险巨头中国平安,“牛市三驾马车”因中特估而启动。


image.png 

 

然而,高标变脸快、趋势补跌忙,近三个交易日中特估行情明显“踩下刹车”,在沪指4连阴之后,AI和中特估都进入调整阶段。当前“中特估”行情占优的格局会否持续?


二、政策面倾力支持、高股息,或为中特估个股上涨原因


“中特估”全称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估值体系,涵盖了银行、基建、公用事业、石油、煤炭等众多板块,以央企为主。


2022年11月举行的金融街讨论年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讲道:“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从去年底首次被提出之后,以中油资本等为代表的“中特估”相关公司就引领了一波市场行情。今年以来,以中科曙光等为代表的“中特估”相关公司继续迎来上涨,市场对于“中特估”的关注度进一步升温。


尤其是“五一”假期后,“中特估”再次引爆A股,成分股全部迎来大涨。其中,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更是引领的银行达成“大象起舞”行情。


有分析称,中特估板块被资本重点关注的主因还是高股息,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比较快,全球化也比较顺利,投资者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普遍偏好高成长股。


截至去年底,央企上市公司上市以来分红率中位数为31.31%,民企上市公司和全A的同期值分别为29.64%和30.77%。对比三年以来累计分红占比,央企上市公司的中位数为55.17%,大幅高于民企和全A的49.59%和46.29%。


需要指出的是,股息率的高低和持续性是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一环,目前不少优秀的央国企仍处于低估值区间,它们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的特点。


三、“活水”灌溉,多只央企相关ETF发行上市


近期火爆的“中特估”板块即将迎来一批央企主题ETF产品。对于中特估板块,ETF的入市资金是目前最确定的“活水”“援军”,其中包括各路新发的国央企ETF、存量国央企ETF的净申购,以及通过“更改简称”加入国央企ETF行列的产品。


今年以来,在包含国企或央企关键字的ETF中,年内基金份额变化率最大的已经增长了十几倍,虽然与此前基数不大有关,但一定程度上确实彰显了资金的关注度。规模最大的单只ETF已突破60亿,在ETF市场中已属于相对活跃的中规模品种。


同时,后续有多只国央企主题基金发行,市场对此充满期待,如5月15日就有3只央企回报ETF,后续跟踪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等ETF也将获批发行,更有扎堆上报的央国企基金在排队入市。其中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从沪深市场的中央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中央企业中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


这些或成为这一波“中特估”行情的催化剂。


四、三牛观点:行情还将延续


首先,去年11月易主席提出中特估概念后,市场上一些以“中”开头的、估值偏低的股票开始有所反应。此后市场平淡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年初,市场在不断地挖掘、领会精神的过程中,促使一些板块开始抬升。最先上涨的是三大运营商,后来就是建筑类,再到最近石油石化的行情,包括其他的银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行情也在启动。


所以我们认为,中特估这个主题正处于扩散阶段,投资者对于这个概念是有信心的,并且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估值重构的队伍中,所以中特估行情或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其次,国、央企现在的考核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资本市场也关注到这些板块,那么彼此就会形成互动,进一步推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格局的事情,因为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估值重构。


最后,很多板块的方向其实是有确定性的,比如运营商、基建、石油石化等板块,建筑行业是和“一带一路”相结合,它们的考核体系有明显的变化,未来可能会看到分红、回购,也会更多地倾听资本市场和中小股东的声音。此外在过去几年中,石油的盈利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基本面较好,尤其还看到企业回购的动作,公司的信心也非常足。


除此之外,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也有机会。国家正从地产财政过渡到股权财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过去几年,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在目前的修复阶段,股权分红、注入对于资产的提升和保值,对于地方政府的资产收入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港口价格、高速公路价格、电价,无论是纵向和历史时序比,还是横向和全世界比,都是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一旦趋势得到扭转,大家对于这些公司未来的EPS和业绩成长的认知都将重构。